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热搜: 活动 交友
爱天真亲子网 广场 亲子学堂 查看内容

心理专家谈过年规矩:2022年,教给孩子这几个教养细节

2022-2-4 11:22| 发布者: 爱天真| 查看: 1105| 评论: 0|来自: 润灵心理港湾

摘要: 说话、用餐、做客、待客……心理学家说,这些规矩在过年期间最合适帮助孩子养成。
中华民族素有“礼仪之邦”之称,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”
新春佳节,阖家团聚、走亲访友、出门游玩,跟别人的接触也会比平时更多,这个时候,往往能体现出孩子是不是懂礼貌有规矩。
著名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演讲中,也说过自己会在过年期间教孩子的规矩,并且认为12岁前,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讲规矩的意识。
演讲中,她还特别提到自己带孩子回孩子的爷爷奶奶家过年。
一天她正在剥橘子,女儿看见了就站在她跟前等着。


李教授拿起一瓣橘子递给女儿,但是告诉她:“去给爷爷送过去。”
女儿把橘子拿在手里,看着爷爷,不想去送。
李教授就跟女儿说:“你要如果不给爷爷吃,我后面就不给你。”
女儿就给爷爷送了过去,爷爷高兴地亲了她一下。
之后李教授又让女儿给奶奶送过去一瓣,再之后是给大姑、给爸爸。
当她再交给女儿一瓣橘子的时候,女儿很自然地就搁在了李教授的嘴里。
最后李教授表扬了女儿,又再给她剥了个橘子。
这件事儿看起来很小,但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做到把有好吃的、好用的先给长辈父母,最后才自己享用。
但是这些点滴的小事,恰恰体现了一个孩子的规矩意识和教养。
《家庭教育》中曾说:“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,没有规矩的自由叫放肆。”
过年期间,其实是教会孩子们遵守的规矩、尊重他人、与世界相处的好时机。
下面这些都是过年期间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规矩,大家可以提醒孩子们。
01
说话的规矩
很多人都觉得“童言无忌”,孩子是最纯真最可爱的,无论说什么都不必太介怀。
这话其实不全对,有些话,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得体地说,有些话,父母要提醒孩子不能说。
一、见人要问好,回话要大方
孩子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有警惕心理是很正常的。
父母可以提前告知孩子,即将见谁和如何称呼。
让孩子心里有个准备,也就不会那么戒备了。
还可以让孩子练习说话以及回答问题时,看着对方的眼睛。
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,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自信和真诚。
二、赞美可以当面说,负面评判要忍住
孩子去了亲友家,有时就容易直白地说出:“你家里真小”“你的玩具没有我的好”之类的话。
也许孩子本身没有恶意,但父母需要平时就跟孩子强调:
当面去笑话别人的短处,去说别人的不好,是很不礼貌的,会让别人感到尴尬和难过,不可以口无遮拦。

三、求人帮忙要说“请”,受人恩惠说“谢谢”
有位妈妈抱怨,说她热情地招待了儿子的同学们来家里吃饭,之后又开车把孩子们一一送回家。
可是这群孩子里有人下车直接就跑远了,连句“谢谢阿姨”都没说,她感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。
还见过有不少孩子,渴了就晃晃杯子,示意大人帮他倒水。
收了礼物直接就拆,也不表达感谢,给人感觉十分不舒服。
这未必是孩子真的不懂事,很可能是平时父母没有及时去提醒孩子应该注意,应该去说礼貌用语。
什么事都是习惯成自然,身为父母,我们还是要从小事抓起,及时进行督促。
四、说吉祥话可以,但不要索要红包
有个朋友说,去年回老家,一群孩子一边喊着“恭喜发财,红包拿来”,一边往他身上扑,口袋里的东西都被翻出来了,最后每人发了100才被放过。
朋友自己家孩子分寸感就很好,从来不会主动索要红包,要给孩子红包,孩子总会先看看父母,待父母同意,孩子才会双手接过红包然后道谢。
过年了,孩子们想要一点红包很正常,可是父母还是应该告诉孩子,主动向对方索要红包是不礼貌的。
五、不插话,不随便打断别人谈话
小孩子也是有知识面和表达欲望的,有时候我们大人聊天,可能某个话题他正好知道一点,就会急切地想参与进来,便会打断大人的聊天。
我们要告诉孩子,需要学会等待他人把话说完。
春节人多的场合,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“暗号”,有事先做暗号而不是直接插进别人的谈话。

02
用餐的规矩
饭桌上,很考验一个人的教养。
作家林清玄在《从食物看人的性格》说:
“人总是选择自己的喜好,这喜好往往与人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,所以从一个人的饮食就可以看出他的人格。”
一个人在餐桌上的表现,深藏了人品,那些总抢着夹菜的人,生活里也不见得有多懂得关心别人。
对于孩子,吃饭也最能体现父母平时的教育。
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“吃相”,有的孩子看到喜欢的菜就独占;
有的孩子喝汤吧唧着嘴;
有的孩子坐没坐相,没吃完就到处乱跑,大喊大叫......
我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,快吃完的时候,朋友的孩子放下碗筷,冲着大家说了句:
“叔叔阿姨,我吃饱了,你们慢慢吃。”
就这样一句话,被桌上的大人夸了很久。
别看饭桌小,它能清楚地折射出一个孩子的家教。
一、等大家一起吃
孩子比我们成年人更容易饿,看到好吃的,也更难控制自己的食欲。
很多家庭会单独给孩子分出来一些食物,让孩子先吃。
如果是孩子真的很小,这样尚可接受。
但如果有很多人或者吃正式的聚餐,并且孩子已经可以控制饮食的话,尽量不要让孩子搞特殊化。
中国人的老规矩是,长者为先,孩子作为晚辈,等长辈先动筷子自己再开始吃才是正确的。
二、不敲碗,不剩饭
到别人家做客,敲饭碗是在催主人上菜。很多人家认为这不吉利。
孩子的饭量跟成年人不同,最好少给孩子盛点饭,不够了再添,不要让孩子剩饭。
三、吃饭不出声
除非是还不能自己吃饭的孩子,父母还是要注意孩子的餐桌礼仪。
吃饭发出声响和嘴里嚼着食物说话,不仅是很粗鲁的行为,也容易呛到和噎到孩子。
类似的规矩还有:
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在盘子里翻来翻去,更不要霸占一盘菜;
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不夹菜;
先吃完饭后想先离席,可以放下碗筷主动说:我吃饱了,大家慢吃;

03
做客的规矩
过年最怕什么?
有的人说:最怕熊孩子来咱家。
招架得住七大姑八大婆,却对付不了熊孩子。
这些小霸王来家里,在沙发上跳来跳去,零食吃到一半就扔在一边,到处乱翻,看见什么要什么,破坏力极强。
最绝望的是,大过年的还不能赶人,除了保持微笑,你无可奈何。
没有规矩的孩子,总是不受人待见的。
我们管不了别人家的孩子,但是却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告诉他们正确的做客礼仪。
一、进门整理好鞋子
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,进门后,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。
二、不经允许,不动别人家的东西
最让人头疼的一种孩子,就是到别人家里做客的时候,乱翻别人家的抽屉和乱动别人家的物品。
好奇心每个孩子都有,陌生的环境,最能激发起孩子的探索欲,而且孩子本身容易能量过剩。
这一点,父母可以理解,但不要纵容。
一定要跟孩子反复强调,别人家的东西不经主人同意不能碰,否则会让孩子失去界限感,也会造成他以后更加难以约束。
三、不要在别人家跑来跑去,大声说话
孩子玩起来不管不顾的时候很多,特别是当对方家里有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时,玩起捉迷藏或者是抓人的游戏,简直不要太欢乐。
父母记得告诉孩子,做客时过于喧闹是不尊重主人的表现,要有所克制哦。
四、看到喜欢的东西,不要开口索要
过年期间带孩子出门,一定会看到一些家里没有的装饰或者玩具。
孩子心性都是比较直的,看到喜欢的往往容易爱不释手,甚至想拿回家去。
这时主人可能很为难:同意,自己的孩子没得玩;不同意,又显得很小气。
所以要提前告诉孩子,除非主人真诚的赠予,不带走别人家孩子的玩具或物品。
此外还有:
别人真诚款待你吃东西,不喜欢的话,可以说“我吃饱了”,绝不能说“很难吃”;
不想、不喜欢吃的零食不要打开,让人帮忙拿东西的时候得说请;
等等,诸如此类的规矩,做客前要提前告知孩子,父母懂得引导,孩子才会变成受欢迎的小客人,不招人嫌。

待客的规矩
中国是一个好客的国家,也非常讲究待客之道,尤其是过年,家家户户招待客人更是热情。
家里有孩子,大人需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待客的方法。
来了亲戚朋友,很多家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,催着孩子出来见面打招呼,“被迫营业”。
有的孩子胆小、内向,见到客人往往紧张和不安,一旦表现不好,还会被父母批评。
其实待客也好,做客也罢,真诚永远是最重要的。
不管孩子性格如何,是内向还是外向,在对待客人时,父母引导为主,鼓励为辅。
首先在打招呼的问题上,不必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热情大方地打招呼问好,你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些问好的方式,比如微笑、点头、拥抱、握手......
最重要的是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,大人多示范给孩子看,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别人,孩子会慢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在招待客人上,先与孩子事先商量需要负责哪些招待任务,比如倒茶、拿果盘点心、洗水果,当孩子积极招待客人时,多鼓励鼓励孩子。
客人离开时,不妨叫孩子一同将客人送到门口道别。
现在过年相比于过去,规矩已经少了很多,懂老规矩的人,也越来越少。
不过对于孩子来说,基本的规矩依然很重要。
这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细节,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他的家教、性格和修养。
父母现在对孩子的教育,都默默地决定着,孩子以后能否成为一个大方、得体、被人尊重和喜欢的人。
教养不花钱,但真的很值钱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Copyright   ©2015-2016  爱天真亲子网  Powered by©Discuz!  技术支持:迪恩网络    ( 宁ICP备09000166号-5 )